当前位置: 管理办法   广州市关于印发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广州市关于印发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表于:2022-06-20 关注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将《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推进落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科技局反映。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6月20日

  (联系人:王小筱,联系电话:83124197)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根据《广州市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先后印发《广州市加快 IAB 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广州市关于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行动计划(2020—2022 年)》《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产业导则》等多项政策。已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等创新平台。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人工智能产业平台,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省首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形成了“一核牵引,多点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同时,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企业,部分企业在细分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智能驾驶、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具备较强实力,在全国甚至全球居于领先水平。

  但是,我市人工智能产业仍存在以下痛点难点:一是人工智能企业集中于产业链下游的应用层,产业链上游的基础层企业较少,产业链中高端自主供给能力不足。二是人工智能领域应用场景开放的动力不足,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赋能作用还未显现,亟需催生与挖掘新的应用场景,以点带面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和人工智能产品的产业化。三是人工智能企业规模有待壮大,缺乏有影响力、主导力的领军企业。四是人工智能产业边界不明确,产业覆盖范围及其边界缺乏明确的划分,各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缺乏统筹协调。各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产业链企业需求不同步。本方案的制定实施,将有效推动解决上述问题。


  二、工作目标和思路

  构建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长制”,以“十百千”为发展目标,即:建设 10 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展 100 个人工智能典型场景应用示范,培育 1000 家左右人工智能企业。实施“2+4+N”产业培育工程,选择“造车健城”作为我市人工智能发展的 4 条优势赛道,通过实施“固链、强链、补链、稳链”行动,重点支持链主企业强化生态主导力、助力企业营收翻番、强化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等。到 2023 年,全市人工智能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基本建成创新要素齐全、创新氛围浓厚、创新协同良好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体系,成为我市探索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的着力点、突破点。


  三、重点任务

  (一)领航前沿技术研究。依托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面向产业链企业征集急需的前沿技术需求,遴选“十大前沿技术研究”项目,在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类脑智能与脑机接口、迁移学习等前沿理论及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促进前沿科技项目成果沿途转化,全面激发产业变革,形成以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链。推动在穗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联合有研发基础、资金基础的企业积极承接国家科技创新 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重大战略布局任务。

  (二)夯实人工智能基础层。加大对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支持力度,推动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和新一代应用能力型国产超算系统建设,尽快向全市开放算力资源服务,解决大规模AI 算法计算、机器学习、语音图像处理、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需求,加速垂直行业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落地。支持公共算力中心举办人工智能发展峰会及算力应用大赛。支持鼓励在穗高校、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向算力中心购买服务,以事后奖补的形式给予支持。推动制定数据汇集、开放、共享、应用及授权运营规则,推动政府数据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共享,鼓励企业之间数据共享和政企数据共享。

  (三)建设创新平台服务支撑产业发展。支持人工智能相关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包括各类创新中心、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充分发挥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作用,推动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等服务共享,发布一批共享服务清单;重点推进智能金融装备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产业链重点企业与创新平台共建、共享,开展合作签约。

  (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面向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重点环节加强科技攻关,加强“硬科技”领域布局,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堵点”等薄弱环节,在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设置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鼓励企业自主或与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竞争方式给予每项不低于 500 万元支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参加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广州),深入挖掘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以“揭榜比拼”方式寻求核心技术问题解决方案。鼓励链主企业搭建“揭榜挂帅”平台,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解决企业重大需求或关键核心技术。

  (五)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发展。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园区调查,摸清产业园区现状。对集聚 10 家以上人工智能企业的园区授以“人工智能特色园区”。以“一区一园一项目”为抓手,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园区蓬勃发展,为人工智能企业培育、聚集提供支撑。

  (六)助力人工智能企业营收倍增。开展年度最具发展潜力人工智能企业榜遴选。挖掘一批在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和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企业给予重点服务,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支持专业孵化器开展人工智能企业的孵化培育工作,支持人工智能企业积极申报高企,挖掘和培育更多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推动人工智能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等,力争通过 3 到 5 年,推动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实现营收倍增。

  (七)支持链主企业强化生态主导力。加大对链主企业在人才、土地、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供给方面的支持力度。采用“一企一策”的方式,支持链主企业开展“四个一”行动:建立一个创新联合体:联合产业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专业机构等,共同建设人工智能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联合体,参与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个创新载体:包括产业园区、开放创新平台、专业孵化器、产业基金等,围绕创新载体打造技术生态和产业生态。开展一次招商:聚焦核心主业,从设计研发、核心资源、核心设备、核心工程、核心服务等环节,优选供应商、合作伙伴。举办一次重要活动。

  (八)强化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开展 100 个人工智能典型场景应用示范。加大应用场景开放力度,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围绕场景打造技术和服务生态,促进应用场景与适应经济需求应用紧密结合。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制造、智慧城市四个重点应用场景,促进人工智能与其他产业链的融合和赋能。遴选“最具创新价值落地案例 TOP30”榜单。征集人工智能企业场景应用需求,推动公共服务应用场景开放。

  (九)开展产业链补链招商。围绕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目标及现有产业基础,聚焦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统筹各区差异化布局,深入开展产业链补链招商。完善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信息数据共享机制,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及产业切实发展需求,制定产业链招商清单及工作计划,强化人工智能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人工智能核心要素资源集聚。发挥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升精准招商能力,提高招商竞争力,通过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实现产业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十)链金合作完善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动我市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等相关赛事,对优胜企业通过“以赛代评”方式予以适当财政支持,同时依托赛事活动,打造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与银行、投资机构等社会资本对接平台。发挥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广州新兴产业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我市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充分利用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开发人工智能领域专属信贷产品,引导银行增加对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的信贷供给。多渠道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人工智能领域企业融资渠道。

  (十一)建设多层级人才培养体系。围绕产业链薄弱环节,大力引进和培养人工智能领域高精尖缺型人才,推动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强化职业教育与产业联动,支持社会机构开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训。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局人工智能产业“链长制”工作专班和人工智能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市、区、链主企业三级联动机制,协同推动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资源和重要工作的配置及落实。对接国家、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工作部署,引导、督促各区、各部门、各企业形成合力,形成高效协同的任务推进机制。

  (二)建设人工智能资源池(四库一平台)。开展人工智能企业和重点企业识别,建立人工智能产业链图谱和企业库,为人工智能企业精准画像。征集创新产品,建立人工智能产品库。组建人工智能专家库,为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咨询。开展典型案例应用示范,建立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库。汇集人工智能领域内各种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专业孵化器、产业园区等创新载体,搭建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三)组织编制《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年度白皮书》、人工智能科普丛书。举办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对接会。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