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创业club   东北亚青年创业区域网亟待建立完善

东北亚青年创业区域网亟待建立完善

发表于:2019-07-02 关注 

日本青年企业家加藤宗兵卫始终无法忘记在中国贵州乡村经历的震撼一幕。

今年4月,跟随中日青年企业家交流团走入贵州一处苗寨时,加藤宗兵卫惊讶地发现,这个僻壤的小山村竟然普及了无线支付,“当时我非常震惊,虽然很多人说日本在技术上领先,但是在社会普及度上中国是更为领先的”。

往返中国多次,这名年轻的日本企业家见证了中国IT产业的迅速崛起,见证了微信支付、无线支付在中国城乡的普及,他不由感叹:“中国青年企业家的挑战精神令人印象深刻,日本青年缺乏这种挑战精神,所以希望日本青年向中国青年学习。”

如今,开放的中国需要正在崛起的年轻一代企业家以同样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6月24日~26日,中日韩青年创新创业论坛在山东烟台举行,对创新精神的理解成为关键议题之一。三国青年企业家在分享、交流中共同成长,并寻找着合作契合点以及未来增长点。

不同青年眼中的“微创新”

去日韩考察多次并同两国的多家大型药企进行深度合作后,广东省青年商会副会长、拓普基因科技(广州)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CEO由晓斌得出这样的结论:“相比而言,从政府扶持力度和全民热情来看,中国创新创业氛围更好,我自己受益于此,包括起步阶段、每个发展节点的政策配套等。”

不过令这名青年企业家颇为遗憾的是,目前中国很多创新仍停留在“微创新”阶段,即模式创新,“从深层次创新和踏实程度来说,和日韩还是有差距的”。

由晓斌解释,深度创新需要基础学科的土壤,在此方面日韩比中国要扎实很多,“但随着众多海外技术人才的回归,人才的聚集效应会不断提升创新层次”。

日本青年企业家加藤宗兵卫对“微创新”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他经营的是一家拥有290年历史的制茶企业,在他看来,在日本进行非常激进的创新的企业是难以长久的。

“我们认为要积累小的变化和小的创新,一步一步就会变成大的创新。可能大家想的创新是一下子突然改变世界面貌的创新,但我们日本人比较看重的是一点点的、日积月累的、小的创新和变化。”加藤宗兵卫这样阐述他所推崇的“微创新”的内涵。

“小的是美好的。”同加藤宗兵卫类似,泛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忠为认同这样的创新创业理念。

王忠为介绍,这句话是19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E. F.舒马赫的经典著作的书名,是对无节制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和过度消费的反对,他认为资源密集型的大型化生产会导致经济效益降低、贫国与富国的差距拉大、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应当超越对“大”的盲目追求,所以他主张小规模、适当规模的机构、中间技术、适用技术等,以人的需求为度的一种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

“很小的东西如果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数量,我们的生活会慢慢好起来。大家印象中支撑德国经济的是奔驰、宝马这样的大企业,其实支撑德国经济很重要的方面是众多小的家族传承企业,每个工厂很小,也就是十几个人的规模,却有一两百年历史。”王忠为说。

王忠为所在企业收购过一家专注做家庭安防监控的小企业,开始一直默默无闻,但由于将创新技术做到极致,目前在长江以北以及日本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即将在A股上市。“关注身边小的东西,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创业效果,我们支持小而美的创业项目”。

用“匠人精神”为创业浮躁之气降温

“年轻”“热情”“乐于吸收新事物”,是参加论坛的多名日韩青年企业家对中国青年企业家的一致评价。“严谨”“传统”“踏实肯干”,则是中国青年企业家对日韩青年企业家的深刻印象。

如何为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浮躁之气降温?三国青年企业家开出的共同药方是“匠人精神”。

“目前一些创业青年功利心太重,太急于求成,相对浮躁,这和很多原因有关,大家都想速成,其实创业是个慢功夫,需要慢慢熬出来,很多伟大的企业都曾经历这样的过程,这就是追求‘匠人精神’,多年坚持一个信念、一个品牌,坚持一种做法、一门手艺,在这方面我觉得日本韩国做得相对好一些。”王忠为坦言。

青年金融学家、知名投资人杜帅同样认为,日本青年企业家最大的特点是从传统中找寻创新思路,比如日本对中医的研究非常重视等,他们尤为重视对传统的创新发展和延续。

“我国传统的东西很多,但怎样能找到切合点把传统的东西发展成现实用途?比如前两年发展非常迅速的共享单车,就是从传统的自行车中找到创新,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到三公里的问题。”杜帅举例。

不止一次在公开演讲场合,王忠为以日本“匠人精神”的为例开讲,譬如日本苹果老人木村阿公以“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为执念,从培育了8年的原生态苹果树只开了7朵花只结俩果开始,做到今天日本人以吃到他的苹果为荣的境地。

“百年老店在日本很多,比如很小的温泉旅馆,做清酒的家庭作坊,品质延续了一两百年,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王忠为说。

“对于日本的企业来说,‘匠人精神’是最重要的。”加藤宗兵卫强调,尽管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匠人精神”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加藤宗兵卫期待:“我们认为中国有大量能够体现‘匠人精神’的技术和手艺,不仅要关注大的创新,也要把目光转向地方上能够体现‘匠人精神’的技术,将这种技术和日本互相交流,一定能够实现两国间的共同创新。”

下一代企业如何共同成长

此次论坛上,“东北亚青年创业区域网”的概念首次亮相便得到与会三国青年企业家的热烈响应。

韩国亚洲大学行政管理学教授、前京畿道副知事、清华大学客座研究员金东根在主题演讲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充分阐释。在他看来,为了让东北亚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有必要确保下一代经济成长的动力,发展青年创业;通过建立东亚青年创业区域网,可实现下一代企业的共同成长,共享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

金东根建议三国间可共享5G、IoT(即“物联网”简称)、AI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并扩大中日韩投资者的跨国投资,共同促进下一代企业成长。人力资源的共享则包括中日韩三国人才的跨国流动与共享,以及共同投资、构筑培养机制来培养中日韩优秀人才。物质资源的共享则包括韩国的ON-LINE环境(5G)、中国的IT市场、日本的产业基础以及三国的青年创业资源。

着眼于全球经济形势,“东北亚青年创业区域网”的建立完善,无疑具有充分体现亚洲智慧的现实意义。

“中日韩三国在经济上有很多共同点,最突出的就是三国都是开放型的经济、多国间的贸易体制,支持经济全球化、反对保护主义。”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江原规由在主题演讲中强调。

在江原规由看来,目前中国提出了公正客观的全球治理改革方案,所谓公正客观,即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对于世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亚洲及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针对这一点,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世界第三位的日本及亚洲知名经济大国韩国,三国之间加强合作交流,对于亚洲、对于世界来讲,不正是天时地利吗?”

而且,中日韩三国均十分重视鼓励青年创业,且都已经积累了各自经验。

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山本恭司介绍,和中国政府坚持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从中央政府到各地纷纷出台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类似,日本政府通过开办“创业学校”、提供税收优惠、提供创业贷款等举措,为青年创业提供良好环境。韩国政府则根据大学生、预备创业者、初期创业者及创业成功者,分阶段地对创业者进行财政支援和政策支持,内容包括创业教育、提供设施和空间、商谈指导、研发支援、业务拓展等。

金东根同时建议有必要构筑可持续的以东北亚为代表的国际论坛,保持三国间常态交流。而在此次论坛举办地、与日韩地缘相近的海滨城市烟台,新任市长陈飞介绍,烟台将打造面向东北亚的科技资源集聚中心、技术交易中心,他诚挚邀请各国青年企业家在“烟台制造”向“烟台创造”的升级中,共享发展机遇、共赢发展前景。

“中日韩三国是无法分割的事业伙伴。我相信,三国的青年领袖若保持交流,积蓄友谊,三国必将保持紧密合作,获得共同发展。”韩国青年会议所中央会长张胜弼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